周鸿祎一贯被业内人士视为“搅局者”。
创办3721中文搜索,成为网络营销的先驱,也因强行推广而被封为“流氓软件之父”。
后来,他创办奇虎360,走向另一个极端,通过“免费”为用户查杀流氓软件,赢得了大量用户。
接着,周鸿祎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性创新”,比如推出免费杀毒软件等,抢占先入者的市场。
这些做法让他树敌颇多,而与对手间的战争使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未来,周鸿祎需要在提供延伸产品以及盈利模式创新上下功夫。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周鸿祎是个异类:和李彦宏抢过生意打过官司,和马云互相封杀,抢过丁磊的地盘,和管网站注册报备的CNNIC干过仗,和马化腾“掐架”惊动信产部出面调解,连曾经的“东家”杨致远都给VC写信建议不要给他投资。
不过,周鸿祎终于将奇虎360带入了资本殿堂。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以高于发行价86.2%的27美元开盘,按照每股ADS收益0.075美元计算,市盈率正好360倍。而后股价持续高走,收盘于34美元,较发行价大涨134.48%。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奇虎360的市值达39.6亿美元,是盛大的1.5倍,搜狐的1.2倍。
奇虎360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安全厂商”的称号,但作为创始人,周鸿祎曾被业界封为“流氓软件之父”。
以消杀流氓软件再创事业顶峰
1998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还处于蒙昧时代,周鸿祎发现身边不懂技术的朋友上网时,畏惧输入“www”开头的网址。他直觉中文网址搜索将会是个大市场,于是离开方正,成立国风因特软件有限公司,开发3721地址栏搜索软件。以创新性的互联网营销模式,3721迅速成为全国最流行的浏览器插件。
除政府网站等非营利性网站外,3721向每家欲进入其网址库的网站收取60美元费用,凭此收费模式,其2002年的销售额已超过1亿元,收入规模较百度还略胜一筹。而此时百度刚刚完成商业模式调整,两者为争夺IE地址栏,兵戎相见。
但是,寻求上市未果的周鸿祎,做了一个令其后悔万分的决定。2003年11月,周鸿祎把3721作价1.2亿美元卖给了雅虎。“我卖掉3721跟马云卖掉阿里巴巴40%的股份出发点是一样的,马云今天肯定也特后悔做了这个交易。”周鸿祎说,第一轮比赛他做出一个错误选择,输掉比赛,结果腾讯、百度成功了。当年的对手百度,现在已经占有了国内70%以上的搜索市场,李彦宏身家也高达470亿元。
当年周鸿祎为推广3721,曾找很多个人网站合作,让他们帮着做弹出窗口广告,有些窗口甚至无法关掉,这使得3721成为流氓软件的代名词,也让周鸿祎背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骂名。“当年推广3721时,确实给用户造成很不好的印象,干过的事我认账”。谈及这段往事,周鸿祎挺爽快。但是,由于3721的推广模式广受模仿,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流氓软件遍地开花,甚至所有互联网大公司都纷纷参与其中,利用流氓软件提升网站流量。
2006年3月,周鸿祎创建奇虎公司,出任董事长,主营奇虎360安全卫士免费软件。推广之初,360安全卫士捆绑半年免费的卡巴斯基。清理插件加杀毒,声势浩大,发布头两个月每天卸载的恶评软件就达100多万次,其中雅虎助手(前身是3721客户端)就达60万次以上。周鸿祎就这么手刃了“亲生儿子”—雅虎助手。
无奈之下,接手雅虎中国的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逐步淡化雅虎助手,并于2009年初彻底放弃了这一软件。而周鸿祎在3721消亡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也让将3721和周鸿祎纳入麾下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不得不放弃雅虎助手的马云与其结怨颇深。
关注体验,打造丰富产品线
打造奇虎360,周鸿祎将用户体验视为重中之重。当然,中国网民最大的用户体验莫过于是否免费。当时瑞星等杀毒软件以免费试用3-6个月的方式吸引用户,试用期满之后再引导客户付费。而360安全卫士则以“永久免费”的策略,为用户查杀所有流氓软件,这与同类产品谨慎评估是否会为此开罪大公司不同的策略,使其很快赢得了用户的信任。360安全卫士仅推出一年就成为使用量最高的产品。
-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