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1年风起云涌的团购市场,直至最近的“团宝事件”,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的市场参与者又在更短的时间内成批量的倒下,林宁认为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团购这本生意的本质。“很多人把团购想简单了,以为短时间冲一个峰值就可以了,现在看来远不是这么简单。目前情况不是很好的几个网站在团购市场上都曾经做过前三名,回头看看这有什么意义呢?”
“团购是门慢生意,需要长期的运营,形成规模化。”林宁表示。
在林宁看来,2012年的团购竞争已经进入到“十进五”的竞争格局,这个阶段的竞争已经不可能是投资驱动,而只能是运营驱动。需要从各种运营指标来衡量公司的运营状况,如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BD人员的个人产值,目前F团的这个数据是月度9-10万元。与团购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不同,当时需要团购BD人员满世界去找商家,而现在大多数都是商家主动上门,BD人员需要做的是筛选和营销策划的工作。“BD人员的压力仍然很大,虽然商家是不缺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卖出好成绩,选择哪些商家,采用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才能达到公司规定的绩效指标是BD人员考虑最多的问题。”
“我们还是缺乏很多人才,特别是市场营销方面,在2012年,我们准备招聘1000名左右的BD人员,把线下运营这部分继续夯实。在节奏上还是以我们一贯的‘小步快跑’的方式,这也是我所说的团购是一门慢生意的原因,去年有的公司在几个月内将公司人数从几百人增加到4000-5000人,销售额看着是一下子上去了,但是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将会是一个灾难。发展—消化—再发展,配合公司的运营能力提升规模是我们的策略。”
在谈到公司的发展方向的问题上,林宁给出的答案一直是同一的,“本地生活电子商务一直是我们深耕的方向。”对于目前团购市场上一些企业的转型尝试,林宁似乎并不认可。“不同的企业有其各自的战略。坦率讲,我不太看好团购转型到B2C等方向,第一,这将会将公司做的非常“重”,第二,在B2C商城领域有天猫,京东等巨无霸企业,竞争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认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已经足够大,甚至市场潜力超过实物类商品,在这个领域一定会产生类似于淘宝一样的龙头企业。”“本地生活商家在运营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虚拟库存’,比如某个酒店有20张桌子,却只卖出了10桌,其余的10桌过了当天便成为了这个商家运营上的‘沉没成本’,而商家的房租、水电、员工工资这些成本是固定的,如果通过团购让这个酒店坐满,边际成本将会不断降低,而沉没成本也会减少。为商家创造‘增值价值’而非‘替换价值’才是团购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将公司的发展方向一直坚持在本地生活服务电子商务上的原因。”
对于谈及何时盈利及上市等话题,林宁表示:“团购从诞生开始,其盈利模式就十分清晰,理论上是一定能盈利的一门生意。团购网站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市场费用及运营成本。相较于去年而言,市场费用的投入大家会更加谨慎,而用户的教育已经大大的好于去年的同期。随着竞争趋于常规化,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将集中于几个大的网站,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盈利应该不会太远。”
“我们不认为上市对一个公司的长远运营起决定性的作用,也无意争这个首家。公司本身运营好了,自然会得到资本方的青睐,按照公司的发展节奏,我们预计的上市时间应该在2013年后。”
林宁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将会是F团的发展路径,我们并不着急,现在还处于‘高筑墙’的阶段,对自身运营效率提升的关注要远超对市场上花样百出的竞争手段的关注,这个市场足够大,就看我们有没有实力和耐性一直做下去,只要持续平稳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