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IPO一个月后,LinkedIn的市值已经达到了70亿美元。为此,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网站最近专访了LinkedIn执行董事长和主要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以及两个曾在公司长期任职的前高管,探寻在上世纪90年代网络泡沫破灭后的不利局面下,他们是如何创造LinkedIn神话的。
除了霍夫曼之外,其他两位前高管为了保持言论公正,所以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采访概要如下:
首次创业SocialNet失败
霍夫曼:我最初的想法是要成为一名学者,去写书、写论文,关于我们应该过上怎样的生活。然后我意识到,要做一名专业的学者,撰写晦涩难懂的书就是事业的大部分。写出的书估计世界上只有50个人能读懂。我对这种生活没有什么兴趣。
所以我离开了牛津,决定不去做学者。我去了苹果公司,从事eWorld的开发,eWorld是苹果版的美国在线。那个时候在线服务刚刚出现。
我设计、打造并改善人类生态系统。SocialNet是我的第一次尝试。它可以让你为自己建立个人资料并说明自己想要找什么。SocialNet最主要业务模式就是交友服务。
当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还不了解运营消费互联网公司的某些法则。我当时认为应该花几个月的时间包装和发布完美产品。我发现最重要的是要让你的产品脱颖而出,这样人们才会注意到它。
但实际上是,如果你的首款产品非常完美,那就证明你已经发布得太晚了。只有极少数天才打造的首款产品一上市就广受好评,每个人都会去使用它。
后来我离开了 SocialNet,打算开创另一家创业公司。当时我已经加入了Paypal董事会,因为彼得·蒂埃尔(Peter Thiel)和麦克斯·拉夫琴(Max Levchin)在创办Paypal时就招我进了董事会。他们当时说:“过来做些行政职务,等Paypal走上正轨后再去开办创业公司。”我同意了,之后就留在了Paypal。
2002年7月,我们将Paypal卖给了eBay。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我要求交易结束后,继续保留我的既得退休金权利,这点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之后我去澳洲拜访朋友,待了两个星期,期间仔细考虑是否应该休息一年。但我认识到,在有生之年,没有比开办一家互联网公司更美好的事情了。
到了2002年秋季,大家都认为消费者互联网已经完了。但我认为:不,消费者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即便有不成熟和狂热的地方,但重新打造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趋势仍在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LinkedIn前高管:那天政府最终批准了Paypal交易案。霍夫曼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开办LinkedIn,还是做一些其他事情。除了LinkedIn之外,他的其他想法还包括写一本职业关系网的书:《如何打造你的职业》。另外一个想法是制造时间囊,把值得纪念的物品放进去,20年后再打开。反正都是一些疯狂的想法。
创立LinkedIn
霍夫曼:SocialNet之后的这些想法中,我发现改变人们管理职业生涯的方式,让正确的人找到正确的信息,这点很吸引人,所以我和别人一起创立了LinkedIn。
LinkedIn一共有四个共同创始人。其中有三个人我知道是斯坦福出来的。但其中只有一个人是我在斯坦福读书时就认识的,他叫做艾瑞克·李(Eric Lee)。康斯坦丁·格里克(Konstantin Guericke)和艾伦·刘(Alan Liu)当时也在斯坦福,但我后来才认识他们。我首先认识了格里克,我们一起在Competitive Companies共过事。刘是之后认识的,他是经别人介绍,建议我应该招他进SocialNet。LinkedIn第4位联合创始人是我在富士通时的同事让-卢克·法杨( Jean-Luc Vaillant)。
李和我都是符号系统专业的。我们在一起总是谈论符号系统的事情,后来我们成了朋友。最令我们难忘的一件事是,当时我们手头都有一些非完成不可的项目,所以我们在语言学习中心的实验室里呆了整整三天。他为NeXT系统编写俄罗斯方块,我则在撰写一篇关于青蛙视力的论文。
LinkedIn前高管:招来这么多创始人是希望他们都加入进来。在创业早期面临很多风险,这是找人加盟比较简单。当你给了某人股份,这些股份就不可能再给其他人。显然霍夫曼是真正的推动力,是公司的创始人。
霍夫曼:当时公司最关键的两个人就是阿伦·布鲁(Allen Blue)和法杨。布鲁知道从产品规格到HTML设计的所有一切;法杨做了从服务器工程到技术战略操作和计划的一切工作。在小型创业公司做事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你会毫无保留。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不这样的话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LinkedIn前高管: LinkedIn在2003年2月获得资金。他们在山景城弄了间很小的办公室,走廊正对面就是Friendster。
初期LinkedIn运营艰难
霍夫曼:几乎每家硅谷创业公司都有黑暗的岁月。LinkedIn的黑暗岁月就是2003年夏季。
我们真的认为自己打造的东西抓住了人们生活中有价值的一面,但在新闻界我们的知名度并不高,他们都会说:“我们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公司”。我觉得你们就是商业版的Friendster。”但我们不是Friendster。为了获得足够多人的关注,我们又努力工作了好几个月。
LinkedIn前高管:与许多社交产品相比,LinkedIn增长缓慢。截至2003年8月,它只有3.6万名会员。到了2003年底,我想我们只有15万会员。截至2004年底,会员数大概有100万。按照社交产品标准,这些数字都太小了。增长一直在持续,但是速度太慢了。
为了确保会员的质量,在2003年的每个早晨,我们对每个会员的资料进行审查。我们真的认真看过每个会员的资料。
霍夫曼:在2004年至2005年,公司的目标是让参与功能运转良好,这样人们就可以搜索到他们想要的信息。确保有大量的用户参与。
LinkedIn前高管: 整个团队一直充满信心,但当时大多数投资者对LinkedIn都没有兴趣。只有红杉资本和诺基亚风投愿意给我们投资,所以当时想给我们投资的人并不多。
霍夫曼:2005至2006年,公司的目标是确保获得利润,确保公司有一条足够长的跑道。
这个决定并不是说公司一定要盈利并保持盈利,而是要证明我们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盈利。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我们。有了这种能力后筹集资金就会很容易。哪怕你不能筹集到资金,手上也拥有有价值的东西。
LinkedIn前高管:这很有趣。成功的公司在创业头两年看上去都不大成功。
2005年1月,公司没有任何收入。对于公司何时才能赚钱,没人有信心。对于哪些工作最后会取得成功,团队成员还是有些信心,但是他们没有100%说服董事会。
当时马特·考勒(Matt Cohler)已经加入公司,负责LinkedIn的产品研发。LinkedIn的发展持续缓慢。
头两个月,我们发布了工作产品,我记得当时公司的收入是每月3万美元,公司同事看到这个数字都非常怀疑,认为是不是搞错了。到了2004年底,我知道LinkedIn将会获得成功。当时已经很清楚我们的道路非常正确。用户增长也一下子从100万猛增至500万。
我和很多人谈过,他们都不清楚LinkedIn是如何赚钱的,包括那些很有名的互联网人士。
当时Monster.com是一家有着50亿美元市值的大公司。人们总是想到它们:CareerBuilder和HotJobs这些已经非常成功的公司。
我会告诉我的朋友,LinkedIn会像Monster那样成功,而Monster在1999年以后就没有创新。事实证明我们最后做到了,部分原因在于Monster因为金融丑闻最后崩溃。
2005末到2006年初的这段时间。我们开始创建公共个人资料,可以使用户的个人资料进入谷歌的索引。它可以更简单的解释为什么LinkedIn有价值。是否有人在谷歌上搜索你?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LinkedIn作为简历。一开始是在硅谷流行,后来逐渐成为主流。
LinkedIn前高管: 2007年LinkedIn能获得利润简直罕见。人们那时还不怎么相信互联网。有利可图证明LinkedIn真的可以运作。你可以建立一门真正的生意。这在硅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号。
- 上一页
- 下一页